审定:198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
审定编号:黑审麦1988006
品种来源:克丰2号(母本)×克74F3-249-3(父本)
选育单位: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
选育过程:于1974年冬在海南岛以克丰2号为母本,克74F3-249-3为父本,1981~1983年所内产且鉴定试验,1983~1986年全省区域试验,1986~1987年全省生产试验,198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。
特征特性:
熟性:春性,中晚熟,出苗至成熟期整个生育日数为95天左右。
植株:植株繁茂,株高90~110厘米, 顶芒、白释、赤粒,粒卵形,穗仿锤形。千粒重35克左右,容重790g/L左右。
品质:蛋白质13.5%,赖氨酸0.37%,湿面筋23.27%,干面筋8.11%,沉淀值30.3mL。苗期抗早,结实期耐湿性强,秆强不倒伏,活秆成热,落黄好,耐退收。
抗性:接种鉴定,对杆锈21C1、21C2、21C3、34C1、34C2等5个生理小种免疫,高抗叶锈流行小种,根腐、叶枯、赤霉及白粉等病轻。
产量表现:1981~1983年3年所内产量鉴定试验,平均公顷产量为5997.8kg,较对照品种克丰2号增产,平均增产10.8%。1953~1956年4年全省52点次区域试验,平均公顷产量为4004.3kg,较对照品种克丰2号、克旱6号平均增产10.5%。1988~1992年,全省累计种植新克早9号小麦品种4000多万亩,出现了10万亩以上连续3年乎均亩产300kg的农场(克山农场),万亩以上平均亩产350kg的地快(华山农场、尾山农场等)几十处。近千亩平均亩产超400kg的高产典型。
栽培要点::可在一般和肥沃地上种植,在土壤肥沃或栽培水平高的土地上增产显著。方米收获穗数650-700穗为宜。亩施氮磷比1:1混合肥10kg纯量为宜。因其活杆成熟,所以要适时早收,防止自然落粒。
适宜区域:适宜黑龙江省西北部、北部,内蒙古东四盟、吉林西北部和东部、河北坝上地区以及辽宁赤峰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。